全网最佳IP代理服务商- 9.9元开通-稳定的代理服务
如果您从事外贸、海外视频博主、海外推广、海外广告投放,欢迎选择我们。
让您轻易使用国外主流的聊天软件、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等等

买断改为订阅不讲“道义”的这款应用被骂惨【v2rayn客户端配置】

买断改为订阅不讲“道义”的这款应用被骂惨【v2rayn客户端配置】

众所周知,自从苹果方面推出 iPad Pro 这条产品线后,生产力就成为了其为 iPad 系列注入的新元素。而 iPad Pro 的生产力显然不仅仅是由硬件构成,以 Adobe、微软 office 为代表的软件也同样也极为重要,甚至丰富的软件生态才是 iPad 系列产品能够在平板电脑市场一枝独秀的关键所在。那么,如果软件本身出了问题呢?

11 月 1 日,知名手写笔记应用 Notability 推送了 11.0 版本的更新,但将原来的买断制改为了订阅制,每年的订阅费用为人民币 80 元。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罢了,Notability 方面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在应用更新升级后,所有原本付费购买的用户,全部被自动转换成为期 1 年的订阅用户。

作为一款热门笔记应用,目前 Notability 在 App Store 效率软件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网盘和 WPS。由于其提供了边记笔记边录音的特色功能,以及无限编辑笔记、iCloud 同步等特性,也使得其一直备受大量用户的青睐。

站在 Notability 的角度来看,此前的老用户显然是赚到了,因为其最初在 App Store 上的售价也不过 78 元,此后长时间保持在 68 元,并曾一度降将至 25 元,在此次升级后却可以免费获得价值 80 元的一年期会员。如果仅仅是从数字上来说,那么 Notability 似乎是 诚意十足 。

但问题是 Notability 的老用户们却并不这样想,并且其突然从买断制变为订阅制的做法,更是让大量用户沸反盈天。从国内的微博、知乎,到海外市场的 Twitter、Reddit,抨击 Notability 这一做法的声音也掀起了一股巨浪。而此次 Notability 引起众怒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因为这一做法极其的非常规,或者说是 吃相难看 。

事实上在 App Store 上,付费应用从买断制转为订阅制的潮流,早在 2016 年就已开始v2rayn客户端配置。正常情况下,如果开发者选择放弃买断制,通常的做法是会首先降低更新速度,然后推出一个完全独立的 2.0 版本,并将同一个软件分成不同的实体进行一段时间的销售,并最终将老的买断制版本下架。至此,买断制用户与订阅制用户将成为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再然后就是逐渐停止维护老版本,通过差异化来让买断制的用户主动订阅新版本。

并且苹果在 App Store《审核指南》的 3.1.2(a)条款中也强制要求, 如果要将现有 app 更改为基于订阅的业务模式,您不得减掉现有用户已付费购买的主要功能 。因此在即不同于行业中常规的解决方案,也没有遵循 App Store 规定的情况下,Notability 在同一软件上进行升级,且更新不可逆的情况下,使得更新后的用户只能接受新的付费方式,可以说是将自己摆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从买断制到订阅制的转换,其实对于每一家软件开发商来说都是个极为麻烦的事情,因为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变相剥夺了老用户的权益。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Notability 在这一转型后,给免费版所提供的功能实在是太 寒酸 ,仅有每月有限次数的编辑权限、收藏三个常用功能,而例如 iCloud 笔记同步、主题、手写识别、自动备份、公式转换等功能则全部需要付费订阅,甚至此前购买的付费扩展包也要订阅才能得以解锁。

一个不支持云同步、且使用次数有限的笔记应用,几乎可以说是连最基础的正常使用都无法保障,这等于说是 Notability 在告诉用户不订阅就别用了。而至于说,所谓给老用户赠送 1 年会员则更像是一出缓兵之计,打的是 用时间来抚平一切 的主意。

其实 Notability 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早有征兆,其几乎是 App Store 上最热衷与参加降价活动的开发商,并且不久前刚刚才进行了一次从 68 元降价到 25 元的操作,也吸引了大批用户。所以现在看来,当时 Notability 是计划在转型前进行了一次利益最大化的操作。

其实 Notability 既然能够做出这种无视老用户、放弃商业道德的选择,显然是经过了一番计算,并认为此举能够带来更为丰厚的利益。作为一款笔记类应用,Notability 并且没有 Android 和 Windows 版本,几乎是与 iPad 高度捆绑,甚至可以说 iPad 的销量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 Notability 的用户规模。

根据 IDC 在 11 月 2 日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为 4230 万台、同比下降 9.4%,其中 iPad 系列产品的出货量估计为 1470 万台、高于 2020 年第三季度的 1400 万台,并且在经过了 2020 年的销量爆增,IDC 也预计短期内教育市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但是受到芯片供应紧张的影响,苹果方面已经削减了 iPad 系列产品的产量,给 iPhone 13 系列机型的零部件分配更多产能。

简而言之,就是在目前的情况下,iPad 系列产品的产能与受众都有着下行的风险。并且 iPad 系列产品作为硬件是有生命周期的,老用户换新同时也是其销量中的一部分,而 Notability 作为软件产品则显然不会损坏,所以在实行买断制的时候,收入的增长将严重依赖 iPad 系列用户的增长。但如今当用户的增长势能已经到顶,并进入存量阶段后,买断制对于 Notability 来说显然就不那么合时宜了。

买断制作为软件行业最初的变现模式其实非常的不 互联网 ,并且是一个非常传统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的模式,其往往依托于软盘v2rayngios版下载教程、光盘等介质进行实体交易。但买断制的好处,就在于软件发售后的高峰期就能迅速获利,可此后就将迎来漫长的长尾期,在这段时间里开发者的收入几乎为零,所以这种模式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并且买断制除了会让开发者背负更大营收压力的同时,其实也与当下 iOS、Android 的更新机制不太匹配。买断制软件更像是一锤子买卖,但 iOS 与 Android 的更新却是相当频繁,这无疑就给了开发者额外的维护成本,更何况买断制即便让开发者降低了对产品的维护义务,但也随之带来了更高的反盗版压力。

而订阅制则是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能给开发者提供更为稳定的现金流。并且与传统的买断制相比,订阅制使得付费门槛降低,用户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进行, 薄利多销 反而可能会增加开发者的收入。同样,维持收入的期望也会给开发者持续更新维护应用的动力,而不断迭代也会使得应用的功能得以持续更新、BUG 可以及时被修复,最终也会让用户的体验更好。

当然,无论订阅制是有多么契合当下的软件行业,此次 Notability 都成为了反面教材。因此在 11 月 3 日,Notability 方面向用户发送邮件,并且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推出 11.0.2 版本,在 11 月 1 日前购买的所有用户都将终身访问所有现有功能以及此前在应用中购买的任何内容。

在经过了 2 天的抗争后,如今尽管看似 Notability 认怂 了,不过消费者可能也并没有赢。因为 Notability 还是破坏了买断制软件的潜规则,也就是所有功能均提供长期的更新、升级和可使用性,其现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老用户只能终生使用现有的基础功能,而未来的更新就只与新的订阅用户有关了。

因此目前有观点认为,如果 Notability 所提出的这一解决方案被推行下去,或许将会是对 App Store 付费生态的一次重创。有了 Notability 的 敢为天下先 ,后续一旦其他开发者也有样学样,那么未来还会有消费者敢在 App Store 上付费买软件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